RK | 名稱 |
---|---|
1 |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創業服務中心 |
2 | 上海張江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3 | 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有限公司 |
4 |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 |
5 | 廣州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6 | 上海浦東軟件園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7 | 蘇州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8 | 杭州東部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 |
9 | 無錫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10 | 天津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 |
11 | 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業中心 |
12 | 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留學人員創業園管理服務中心 |
13 | 浙江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 |
14 | 重慶高技術創業中心 |
15 | 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 |
16 | 西安高新區創業園發展中心 |
17 | 江蘇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18 | 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有限公司 |
19 | 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20 | 沈陽市高科技創業中心 |
21 | 清華x-lab |
22 | 深圳市寶安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 |
23 | 大連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24 | 長沙高新開發區岳麓山大學科技園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25 | 廣州火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26 | 昆明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27 | 昆山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 |
28 | 北京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29 | 河南省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 |
30 | 無錫惠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31 | 上海復旦科技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有限公司 |
32 | 北京車庫咖啡孵化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
33 | 北京3W科技有限公司 |
34 | 甘肅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35 |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業中心 |
36 | 合肥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37 | 成都電子科大創業孵化服務有限公司 |
38 | 中國科協廣州科技園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
39 |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業服務中心 |
40 | 北京市留學人員海淀創業園 |
41 | 天津泰達國際創業中心 |
42 | 蕪湖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43 | 北京北航天匯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
44 | 深圳柴火創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45 | 上海同濟科技園孵化器有限公司 |
46 | 山東科技大學科技園管理有限公司 |
47 | 天津航大中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48 | 青島新材料產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 |
49 | 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 |
50 | 寶雞高新區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51 | 保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52 | 廣州國際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 |
53 | 深圳市留學生創業園有限公司 |
54 | 北京啟迪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 |
55 | 邯鄲開發區生產力促進中心 |
56 | 金華科技園創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
57 | 成都天河中西醫科技保育有限公司 |
58 | 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有限公司 |
59 | 深圳硅谷大學城創業園管理有限公司 |
60 | 武漢華工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責任公司 |
61 | 北京交大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
62 | 天津海泰企業孵化服務有限公司 |
63 | 常州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64 | 成都新谷孵化器有限公司 |
65 | 南昌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 |
66 | 湖州吳興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67 | 西安航天基地國際孵化器有限公司 |
68 | 武漢岱家山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 |
69 |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70 | 吉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71 | 北京聯想之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
72 | 天津青年創業園管理有限公司 |
73 | 武漢光電谷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 |
74 | 天津市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有限公司 |
75 | 北京東升科技企業加速器有限公司 |
76 | 濰坊高新區寶興孵化器管理中心 |
77 | 青島高新區創業園管理有限公司 |
78 | 北京厚德科創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
79 | 無錫留學人員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 |
80 | 武漢留學生創業園管理中心 |
81 | 東莞松湖華科產業孵化有限公司 |
82 | 煙臺市大學生創業園區管理服務中心 |
83 | 合肥高創股份有限公司 |
84 | 青島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集團有限公司 |
85 | 北京望京科技孵化器(服務)有限公司 |
86 | 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際創業中心 |
87 | 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業服務中心 |
88 | 貴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89 | 烏魯木齊高新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90 | 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 |
91 | 上海市閘北區科技創業中心 |
92 | 深港產學研基地 |
93 | 深圳虛擬大學園管理服務中心 |
94 | 石家莊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 |
95 | 太原高新區留學人員創業園 |
96 | 孝感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97 | 十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業服務中心 |
98 | 泰安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99 | 淄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100 | 馬鞍山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2019《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 |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
創業服務者,首先是創業者。
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包括各種類型的孵化器、留學人員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等在內的創業孵化機構的統稱。
縱觀中美,科技孵化企業的誕生本身就極具“敢為天下先”“第一個吃螃蟹”的創業精神。
世界上首個孵化器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末的美國。紐約州巴達維亞市最大的企業馬賽—哈里森的倒閉,引發當地大規模的人員失業。為復興地區經濟,解決就業問題,曼庫索家族買下了這片建筑面積約合8萬平方米的廠區。
但是,巴達維亞工業中心正式成立后,由于經濟不景氣,幾乎沒有任何公司能夠租得起如此大片的場地,運營者約瑟夫·曼庫索迫于無奈,不得不轉變思路。
他開始把目光轉向當時正值興起的中小企業,并嘗試按照企業實際空間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把場地分割為大大小小的單元零散出租。除此,還加入了共享辦公設施、企業咨詢和融資顧問等服務。于是,一種新的服務機構——“企業孵化器”就此出現。
聚焦中國,科技孵化企業的誕生則是時代的選擇,它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
中國第一個孵化器誕生于1987年,是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雖然當時它僅能提供場地、打字、通訊、工商、稅務登記等簡單服務,但作為一種創舉,它對中國科技孵化器30年的進程影響不容忽視。
繼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之后,孵化器陸續以燎原之勢蔓延全國,及至如今孵化器進入由中心城市引領的時代。除了引擎科技和經濟發展,它自身也是創業精神的所在。
這種精神即是:跳出現有物質和精神環境束縛去開創。
正如與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一同成長,被稱為“中國孵化器第一人”的龔偉所言:“從最初為了追尋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到后來為了這個以前國內‘沒有人做過,也很美好’的事業積極探索,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當時感覺孵化器事業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它通過創造一個相對優化的局部環境,讓有創意的人將創意變成樣機、產品,最后變成一個商品,甚至成為一個產業,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p>
中關村對這個時代意味著什么?
說起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代表,那么中國當下非中關村莫屬。
為什么需要科技孵化企業?以中關村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孵化器到底對這個時代和國家,及一座城市意味著什么呢?
想必它意味著很多東西,比如:前沿、浪尖、科技、經濟引擎、希望等,但更重要的是意味著人與一個時代別樣的方式合一。這種合一即一種精神:如果一個城市覆滅還可以重建,但是樂觀、正道、創造、光明的精神枯萎,世間將再無奇跡。
脈搏精神比高樓大廈重要。誠然,有了空間,才有聚集,但是科技企業孵化器并不只是高樓大廈那么簡單。造一個城市集群很容易,但是造一個200米的中關村創業大街不僅需要占盡天時地利,還要人和,文化底蘊。即人杰地靈。
中關村也沒有辜負時代對它的期許。從1980年,陳春先3次考察美國硅谷,回國后開始開拓中關村,到后來形成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及至目前發展成為涵蓋一個中心區,16個園區的產業集群,它用三十余年的時光,證明了以“科技+人才+資金”為核心的科技孵化器可以改變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的命運。
但更平民一點看,這里意味著活力,正如《地標70年》里所描述的那樣:
在這里,有著天南地北的人群,他們身份變化多端,一會兒學生,一會兒員工,一會兒失業住地下室,一會兒西裝革履當商務精英;而創業的路徑也四通八達、從事互聯網、賣吉他、文化的、人工智能的、做高考沖刺輔導、或者跑腿類的O2O……
但他們即是一個時代的活力所在之一。
如某網友在評論“在這里創業的很多企業可能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的論調時所回應的那樣:“不是所有創業結果都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陽,但有些人看著星星變成太陽。人生變成朝陽狀態?!?/p>
誠如是,這個時代賦予每一個奮斗者光輝,而又是這種光輝造就了這個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