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企業 |
---|---|
1 | 華為 |
2 | 中國電信 |
3 | 阿里巴巴 |
4 | 數夢工場 |
5 | 騰訊 |
6 | 海康威視 |
7 | 中興通訊 |
8 | 科大訊飛 |
9 | 百度 |
10 | 中國平安 |
11 | 中國聯通 |
12 | 中國移動 |
13 | 海爾智家 |
14 | 商湯科技 |
15 | 曠視科技 |
16 | 中科曙光 |
17 | 聯想集團 |
18 | 新華三 |
19 | 用友網絡 |
20 | 海云數據 |
21 | 網宿科技 |
22 | 華夏幸福 |
23 | 亨通光電 |
24 | 愛城市網 |
25 | 華云數據 |
26 | 上實龍創 |
27 | 中國長城 |
28 | 航天信息 |
29 | 廣聯達 |
30 | 烽火通信 |
31 | 四維圖新 |
32 | 清華同方 |
33 | 金蝶 |
34 | 東華軟件 |
35 | 海能達 |
36 | 佳都科技 |
37 | 東軟集團 |
38 | 太極股份 |
39 | 浙大網新 |
40 | 易華錄 |
41 | 云賽智聯 |
42 | 高新興 |
43 | 辰安科技 |
44 | 中軟國際 |
45 | 大唐電信 |
46 | 神州控股 |
47 | 達實智能 |
48 | 寶鷹股份 |
49 | 銀江股份 |
50 | 遠光軟件 |
51 | 文思海輝 |
52 | 高德地圖 |
53 | 萬集科技 |
54 | 超圖軟件 |
55 | 遠望谷 |
56 | 亞信科技 |
57 | 數字政通 |
58 | 南威軟件 |
59 | 深桑達A |
60 | 天夏智慧 |
61 | 立人科技 |
62 | 中企通信 |
63 | 中國普天 |
64 | 積成電子 |
65 | 京東云 |
66 | 藍汛 |
67 | 中控智慧 |
68 | 數源科技 |
69 | 英飛拓 |
70 | 順捷科技 |
71 | 立昂技術 |
72 | 新智認知 |
73 | 飛利信 |
74 | 漢威科技 |
75 | 金智科技 |
76 | 易聯眾 |
77 | 南天信息 |
78 | 方正國際 |
79 | 安居寶 |
80 | 天璣科技 |
81 | 中威電子 |
82 | 延華智能 |
83 | 華平股份 |
84 | 和晶科技 |
85 | 軟通動力 |
86 | 迪威訊 |
87 | 隨銳科技 |
88 | 華大電子 |
89 | WiMi微美全息 |
90 | 魯班軟件 |
91 | 旋極信息 |
92 | 聯科集團 |
93 | 普元信息 |
94 | 普金科技 |
95 | 聯創信安 |
96 | 飛企互聯 |
97 | 能通科技 |
98 | 北明軟件 |
99 | 京華科訊 |
100 | 乾云科技 |
2019《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 |
玩跨界的優秀青年常被稱為斜杠青年,那集照明、天氣監測、交通監測、信息發布、一鍵報警等功能于一體的路燈就可以稱為“智慧”的代言了,但路燈的智慧不僅于此,武漢光谷一帶的路燈又有了新功能,未來在5G覆蓋的“地界兒”路燈還可以再加裝5G小基站,這是聯想集團為我們開的新“腦洞”,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之路的點點“星火”。
自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在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來,全球目前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已達1000多座,中國在建的智慧城市有近600座,可以說,智慧城市的“半邊江山”在中國,同時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的質量方面也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智慧交通是緩解城市擁堵的良方
眾所周知,城市擁堵問題正在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老生常談的難解之困。而智慧出行,正是祛除“堵城”心病的一劑良方。
今年11月4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與高德地圖共同啟動了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 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務),其核心是從擁有車輛轉變為擁有交通服務,通過一體化交通出行和一站式服務,改善市民公共出行體驗。比如,在工具箱的“地鐵圖”中,可以顯示地鐵全網線路站點擁擠情況,6種顏色分別代表舒適、輕微、中度、嚴重、延誤、中斷不同擁擠程度。
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認為,“這是高德地圖主動服務政府和公眾的一次行動”。他表示,北京擁有完善的地面公交、軌道交通、城市客運等基礎設施,在今年第三季度成為國內綠色出行意愿最強的城市,同時MaaS理念與高德地圖的戰略方向不謀而合。“今年9月,高德完成了全新改版,宣布要由‘駕車導航工具平臺’轉為‘國民出行平臺’”。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攜手高德地圖率先在智慧出行方面率先拿下了一城,這同時也是智慧交通領域在助力構建智慧城市方面的又一舉措。據悉,2014年以前高德用戶基本都是駕車用戶,而今天31.6%的高德用戶選擇綠色出行。
綠色出行或將是未來民眾出行的首選,這是城市管理者、科技企業以及廣大民眾在出行方面賦予“志同道合”這個詞的新內涵。
電子政務拉近了與百姓的距離
在政府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避免新的孤島、新的煙囪的產生。政府與政府之間要協同,一個政府與各個部門之間也要協同,一個部門的各個業務處室之間更要協同,跨部門數據共享成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基礎。而電子政務提供商便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助推器”。
以數夢工場幫助浙江省推進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例。數夢工場連續多年深度服務浙江省政府數字化轉型,在浙江省以“流程再造、數據共享”為核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過程中,進一步助力政務數據共享,為浙江省建設人口綜合庫,匯聚了60多個業務部門1000多張表、20000多個字段的數據到統一的大數據平臺,通過編制數據標準規范,清洗、比對、轉換、整合各政府部門異源異構的數據資源,為全省公共數據共享提供支撐,同時通過實踐調整優化,沉淀人口庫地方標準。
如今,數夢工場構建的人口綜合庫成為了浙江省“1253”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體系的“五大庫”之一,在支撐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數據共享需求,推動人口數據輔助精準服務、智能分析決策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廣東省也致力于打造“有溫度的政府”,通過“數字政府”改革來構建統一的政務云平臺,把全省各級政府部門的系統全部遷移上云。目前,55個省直部門實現互聯互通的數據可以達到14350項,全省數據量達到95億條,這些數據可隨時提供共享;電子證照簽發量已達3.21億張,在全國走在前列。
在政務服務領域,廣東推出的“粵省事”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將公安、民政、人社、教育等一系列部門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底層云平臺和數據的打通,目前可為群眾提供687項高頻服務。截至7月5日,平臺實名用戶1317萬,597項服務實現“零跑動”,大約每10個廣東人就有1個在使用“粵省事”。
“ 粵省事”是騰訊吹響的用產業互聯網的方式做數字政府的沖鋒號,“數字廣東”背后依托的是騰訊“數字政府”工具箱的理念,騰訊也正在將這個理念向全國拓展和落地。
數據是冰冷的,技術是冰冷的,人是溫暖的。隨著政府人員大數據意識的覺醒,電子政務建設被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提上日程。電子政務提供商在其中扮演了連接的橋梁,一方面技術走下理論的書本,應用于場景、應用于實踐,另一方面助力政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成為推動社會進步、構建美好生活的基石。
百姓的幸福指數是政府是否親民的晴雨表,電子政務就是刪繁就簡的藝術。
新技術打造堅實的智慧城市基座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氣質,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格局”,它的氣質,來源于它的靈魂,它的格局決定了它的未來……充滿“智慧”的城市才是有故事的城市。
隨著智慧城市邁進3.0階段,每一座城市都在積極地通過新技術來武裝“大腦”。人臉識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創新技術助力城市實現升級為我們打開了“更多可能”,這樣的城市正如科大訊飛數字城市業務部副總經理形容的那樣:“具有自我意識、自我認知和創新思維,它與真實中的城市如同孿生兄弟一樣,以人為中心,實現場景化的智慧化管理。”
上海是中國電信最重要的5G試驗城市,在完成千兆寬帶網絡建設基礎上,上海電信加快了推進5G在上海率先試商用的步伐,全力打造“雙千兆之城”。前不久,上海市虹口區民政局與上海電信共同建設了“社區事務辦理空間站”,通過5G網絡下的遠程視頻,居民可以體驗“在家辦、隨地辦、異地辦”等各種社區服務。目前,上海電信已經在智慧醫療、智慧家庭、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基于5G技術的行業解決方案。
以A(人工智能)B(區塊鏈)C(云計算)D(大數據)E(邊緣計算)H(智慧家庭)I(物聯網)、5G、S(低軌衛星)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成為智慧城市新一輪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上海正在借力新技術,打造以“上海連接、上海樞紐、上海計算、上海感知”為架構的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礎設施,這將為上海構建起堅實的智慧城市基座。
結語
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等技術的日臻成熟,我國智慧城市發展正逐步向數據共享、萬物互聯、生態共贏的方向邁進。
“智慧+”正在顛覆著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而將智慧城市的成果惠及全民,正是“智慧”二字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