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企業 | 備注 |
---|---|---|
1 | 奇安信 | 大數據與安全智能、終端安全防護等 |
2 | 安恒信息 | 應用安全、大數據安全、云安全、物聯網安全等 |
3 | 亞信安全 | 云安全、終端安全、態勢感知、高級威脅治理等 |
4 | 藍盾股份 | 安全產品、安全服務、安全運營 |
5 | 衛士通 | 密碼產品、網絡安全、安全運維等 |
6 | 青藤 | 以服務器安全為核心的云安全 |
7 | 美亞柏科 | 互聯網輿情監測與預防、網絡安全防護 |
8 | 華為 | 云安全、通信安全 |
9 | 東軟網絡安全 | 安全應用、安全產品、安全解決方案 |
10 | 山石網科 | 邊界安全、云安全、數據安全、內網安全 |
11 | 恒安嘉新 | 通信網安全、網絡空間安全基礎與生態搭建 |
12 | 騰訊安全 | 互聯網安全(終端安全、數據安全、云安全等) |
13 | 迪普科技 | 網絡安全、應用安全、云安全 |
14 | 百度安全 | AI安全、數據安全、云安全等 |
15 | 360企業安全 | 個人免費安全平臺和安全產品,政企網絡安全 |
16 | 深信服 | 邊界安全、云安全、終端安全等 |
17 | 知道創宇 | 云安全(云檢測、云防御等) |
18 | 瀚思科技 | 數據安全(用戶異常行為、惡意流量分析、網絡威脅) |
19 | 明朝萬達 | 數據、公共、云安全及加密應用技術解決方案 |
20 | 天融信 | 數據安全、云安全、安全防護、安全檢測等 |
21 | 阿里云安全 | 云安全、數據安全、業務安全等 |
22 | 新華三 | 網絡層安全、應用層安全、安全管理 |
23 | 北信源 | 終端安全、大數據安全、云安全、移動安全等 |
24 | 中新賽克 | 網絡內容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 |
25 | 任子行 | 網絡空間數據治理(網絡信息、網絡輿情安全) |
26 | 飛天誠信 | 智能卡操作系統(身份認證、交易安全) |
27 | 安天 | 威脅檢測與網絡防御 |
28 | 中孚信息 | 安全保密防護、密碼應用、公共安全等 |
29 | 兆日科技 | 金融支付安全(現代密碼技術、移動通訊技術) |
30 | 格爾軟件 | 身份安全、數據安全、終端安全、密碼服務 |
31 | 觀安信息 | 大數據安全(應用、數據防護、安全運維管理) |
32 | 芯盾時代 | 業務安全(多因素認證、人工智能反欺詐等) |
33 | 安博通 | 可視化網絡安全產品與服務 |
34 | 梆梆安全 | 移動應用安全加固 |
35 | 天地和興 | 工控安全(系統防護、檢測分析、安全評估等) |
36 | 愛加密 | 移動信息安全(移動應用、大數據、物聯網) |
37 | 通付盾 | 數字身份認證(數據安全、云安全,移動安全) |
38 | 默安科技 | 云安全(開發安全與運營安全) |
39 | 永信至誠 | 政企網絡安全產品與服務、互聯網安全 |
40 | 啟明星辰 | 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業務安全 |
41 | 指掌易 | 移動安全(安全管理、態勢感知、安全網關) |
42 | 白山云科技 | 云安全 |
43 | 安華金和 | 數據安全產品、數據安全治理方案 |
44 | 綠盟科技 | 網絡安全產品與解決方案,智慧安全運營 |
45 | 科來 | 網絡數據分析、高級安全研究、數據安全取證 |
46 | 威努特 | 工控安全(工控安全咨詢、安全培訓、風險評估) |
47 | 安數網絡 | 互聯網基礎設施安全威脅監測、網絡安全態勢分析 |
48 | 美創科技 | 數據安全、容災備份、數據管理、智能運維 |
49 | 聯軟科技 | 端點安全、邊界安全、云安全 |
50 | 優炫軟件 | 數據安全為核心(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安全等) |
2019《互聯網周刊》&eNet研究院選擇排行 |
馬云曾公開說,阿里巴巴每天都會受到數十億次的網絡攻擊
中國黑客界有一個傳說,現任阿里云首席安全科學家的吳翰清當年在阿里面試時,20出頭的他在面試官的質疑中用了不到三分鐘就黑掉了阿里的內網。
盡管前不久吳翰清親自澄清說自己僅僅是個普通的技術人員,謠言傳得太邪乎。但互聯網安全領域的“戰斗”卻不容忽視。
云安全
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對網絡安全的感知可能更多是“木馬”“盜號”“殺毒軟件”等字眼,社交賬號被盜用、手機或電腦中病毒死機是很多人遇到過的事情。但事實上網絡安全所指代的范疇絕不僅限于此。
廣義的網絡安全是指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信息受到保護。它不僅包括網絡信息的安全,還包括系統安全、傳播安全、內容安全等。
而隨著互聯網技術及其應用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也在不斷擴充。大數據技術發展的同時,用戶隱私安全受到威脅,數據安全便應運而生;云計算的高速發展帶動更多企業實現業務上云,但也使云空間的安全受到更多威脅,由此催生了云安全的發展。
云計算在實現企業網絡空間降本增效的同時,也有自身的安全風險。網絡黑客更容易利用云計算的無服務器特性隱藏活動蹤跡來制造網絡威脅,以及在“云計算+物聯網”有效提升萬物互聯時代信息處理效率的同時,利用物聯網設備端安全漏洞反向攻擊云平臺等。
但云計算本身廣闊的市場使云安全的發展得到了保證,包括云計算提供商在內的多數網絡安全企業都在云安全領域有所布局。阿里云更是將自身的云安全定義為“原生安全能力”,用更加智能化的云安全中心和開放生態為云安全提供保證。
事實上,數據安全是當前網絡安全尤為重要的領域
信息即數據的環境下,數據的泄露便意味著企業重要信息或個人隱私的泄露,對企業或個人將造成巨大的損失。數據安全也是國家重點關注的方向,不斷推出的網絡隱私保護相關的法規也帶動著數據安全的發展。當然,用戶也需要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網絡安全意識,確保自身隱私不受侵害。
5G浪潮下網絡安全的機遇與挑戰
2019年,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國家都已開始了5G通信的商用,更加高效快速的網絡通信和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正在開啟。
5G網絡的高速率、高連接、低時延特性是實現未來萬物互聯的基礎,遠程醫療、車聯網、智慧城市等智能互聯場景的實現也取決去此。5G通信本身也比4G通信有更好的安全保護和隱私保護,例如更安全的用戶標識符、更強的歸屬地網絡控制力等。
但需要看到,在5G網絡所要開啟的萬物互聯下,生活中的大部分場景都和網絡建立了聯系,海量的IOT設備數據在網絡中傳輸,包括家電、穿戴設備、汽車等等。此種情況下,網絡發生故障所影響的場景和黑客攻擊網絡所影響的場景也是數倍增加。
車聯網下的無人駕駛首當其沖,病毒感染汽車、黑客操控高速行駛的汽車將成為可能。360的安全團隊就曾在安全試驗中攻破智能汽車的網絡,并通過藍牙控制油電混動汽車的斷油、斷電等。智能家電和穿戴設備的危險系數盡管比智能汽車要低,但當身邊更多的智能設備都與網絡連接起來后,積聚起來的安全影響也不容忽視。
同時,5G網絡本身目前還處于建設階段,5G安全也缺乏更多的試驗和實際應用,故而5G網絡安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但挑戰總會有人在積極應對。在2019年的科創板申請企業中,多家網絡安全公司,像安恒信息、山石網科、恒安嘉新等都已在5G安全領域開始布局。恒安嘉新更是擬將科創板IPO募集的8億元資金中的3.05億用于5G未來空間安全態勢感知項目。衛士通此前也表示,已成功申報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5G安全總體架構研究與標準化》。
網絡黑白
網絡黑客有“白帽”和“黑帽”之分,技術總是中立的,改變其走向的是背后不同的人。有人選擇拿起利刃攻擊,也有人選擇用盾牌來進行守護。網絡安全企業在互聯網保衛戰中擔任的是“白帽”黑客的角色,“白帽”的使命不僅僅是實現技術上的對抗,更需要“白”與“黑”的對抗,“善”與“惡”的對抗。也只有這樣,互聯網世界才能更加美好,未來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順心,則黑白同體。